美感需要思考吗?
侃侃迩行 · 2017-05-13
1. 实验结果
德国哲学家康德 (Immanuel Kant) 认为美感体验 (experience of beauty) 需要思维 (thought) 支持,而感官愉悦 (sensuous pleasures), 如食和色,则不需要思维,因而也不可能是美的。那康德的观点对吗?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该问题。
研究发现了两个重要结果。第一、无论愉悦感来自于感官刺激还是美感刺激,高愉悦感始终带来高美感 (图 2 );第二、无论美感和高愉悦感都需要思维的支持,因为实验干扰任务 (实验一的 n-back 任务和实验二的记忆广度任务) 会同时削弱本应产生强愉悦感和强美感的刺激实际产生的反应 (图 1 和图 3)。
2. 实验刺激
- 自选图片 (self-selected images):六幅被试自己选出认为最具美感 (movingly beautiful) 的图片 (如图 1A);
- 高效价图片 (high-valence IAPS):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 中选出的六幅效价和唤醒程度最高的六幅图片;
- 中效价图片 (mid-valence IAPS):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效价和唤醒程度均为中等的六幅图片
- 中性图片 (Neutral images):宜家家居在线网站中的家具图片六幅;
- 味觉愉悦刺激:品尝一块糖块 30 秒钟。
- 触觉愉悦刺激:在看不见的情况下用非常用手抚摸一个泰迪熊毛绒抱枕 30 秒钟。
3. 实验过程
- 愉悦感的即时测量:实验开始前,首先让被试把常用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到装有应用程序情绪追踪器 (emotiontracker.com) 的 ipad 上。告诉被试把食指和中指张开最大角度以表示最大程度的愉悦感;把食指和中指张开到一个最舒适的角度表示最小程度的愉悦感。研究者根据每个被试的手指叉开程度判断其愉悦感水平。
- 上述每一类实验刺激构成一次试验 (trial)。 每一次试验中,被试要通过变化食指和中指间的叉开程度来表征其实时的愉悦程度;并在每一次试验结束后,按键 (实验 1A) 或者口头报告 (实验 1B) 自己的美感水平 (本研究并没有对美感做任何操作性界定)。
- 上述刺激分别呈现两次,被试在分别在有干扰任务或无干扰任务的条件下完成。实验一用的干扰任务是听觉 2-back 任务:被试会顺序听到一些字母,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现在听到的字母和倒数第三个听到的字母是否一样。研究发现该任务占用大量的执行功能,如工作记忆和注意控制等。所以如果康德观点正确,那么该干扰任务将会降低被试的美感判断。实验二用到的干扰任务是简单的数字广度记忆任务 (simple number-span memory task):每一次试验前,被试要记住一个达到被试最大记忆广度的数字系列,并在每次试验结束后进行会议。
4. 图片附录
参见愿文献
5. 参考文献
Brielmann, A. A., & Pelli, D. G. (2017). Beauty Requires Thought. Current Biology. doi:10.1016/j.cub.2017.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