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因何会做出对自己无益的利他行为?
侃侃迩行 · 2017-05-01
1. 研究背景
基于生物学的利他行为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作出某些对自己无益的利他行为,是因为该行为可能会让同社会团体的其他个体受益。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个体对陌生人的利他行为,如向陌生人捐献肾脏的行为。那么是什么特征决定了一个人愿意向陌生人捐献自己的肾脏,而自己和自己的团体得不到任何好处呢?
目前有两种可能的机制来解释该行为。第一种可能、被试间的社会折扣(social discounting, valuational)程度是不一样的。社会折扣指相对于社会距离较远的其他个体而言,被试更愿意为了与自己较为亲近的个体而牺牲自己的资源。第二种可能、被试社会折扣程度一样,但不同被试对社会距离的觉知 (social distancing, perceptual) 是不一样的。
2. 实验结果
本文用两个实验研究了该问题。研究的实验组被试均曾经无偿给陌生人捐献过肾脏(n=21);控制组没有捐献过(n=39)。
实验一用社会折扣范式发现随着社会距离 (N)的增加,实验组被试愿意放弃金钱的减少速度显著慢于控制组被试(图1)。实验二用社会距离建构范式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对社会距离的觉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图2)。这说明,被试间的社会折扣率而非社会距离觉知是个体间对自己无益利他行为差异的原因。
3. 实验范式
a. 社会折扣范式
- 请你想象现实世界中与你有亲近关系的100个人。在这100个人中,排名第一的应该是你非常熟悉的亲密朋友或亲人。而排名100的应该是你知道或曾经见过的一个人,但你不一定知道她的名字。 你不一定非得完整的列出这个单子,只是假定你列出了这个单子就行了。
- 接下来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一系列的判断。在每一行务判断中,你需要决定是希望自己接受一定数量的金钱(选项A,自私)还是与上述人名单第N个人分享150美元(选项B,慷慨)。
- 实验共分七个区组,N分别等于1,2,5,10,29,50,和100。
选项A | 选项B |
---|---|
A.你自己获得155美元; | B.你和名单中的第N号人物均获得75美元 |
A.你自己获得145美元; | B.你和名单中的第N号人物均获得75美元 |
A.你自己获得135美元; | B.你和名单中的第N号人物均获得75美元 |
…… | B.你和名单中的第N号人物均获得75美元 |
A.你自己获得75美元; | B.你和名单中的第N号人物均获得75美元 |
- 在每个区组中,分别计算被试选A到选B的交叉点:如果被试在“你自己获得135美元时”选的是A;而在“你自己获得125美元”时选的是B,那么该被试在该N条件下的交叉点是(125+135)/2 = 130美元。
- 在每个区组中,被试愿意放弃的钱数 (v) 等于交叉点减掉75美元。如上面例子中,被试的v等于130-75=75美元。
b. 社会距离建构范式
- 实验中,被试首先会看到一个由很多个座位组成的虚拟的舞台,其中一个座位会出现一个虚拟小人A,并被标定为“YOU”,被试要假定小人A为自己。舞台随后出现另外一个小人B。
- 被试要根据小人B与自己的亲疏关系把小人B安放在离小人A相应距离的座位上。小人B与小人A的亲疏关系分七种: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密友、邻居、同事、同为美国人、另一个国家的居民。
- 实验因变量为A和B之间的亲疏关系如何影响二者在虚拟舞台中被安放的距离。
c. 利他人格自陈量表
- 人际反应指数 (InterpersonalReactivityIndex,IRI)
- 利他人格自陈量表 (Self Report Altruism scale)
- 病态人格量表(Psychopathic Personality Inventory-Revised test)
4. 参考文献
Vekaria, K. M., Brethel-Haurwitz, K. M., Cardinale, E. M., Stoycos, S. A., & Marsh, A. A. (2017). Social discounting and distance perceptions in costly altruism. Nature Human Behaviour, 1, 0100. doi:10.1038/s41562-017-0100